按:最近几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出现了这样一条“临床大发现”,标题为【《科学》:癌症早诊重大突破!一次检测能发现八大常见癌症,特异性99%,敏感性最高98%,五位大牛科学家简直帅呆了】。类似的消息过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无论是“滴血验癌”的清华教授罗永章、东南大学的新秀团队,还是美国的商界传奇美女Holmes和奇才少年Andraka,都曾被媒体宣传得沸沸扬扬。
科学猫头鹰在昨天的“健闻”栏目特别对《科学》杂志的这篇文章作了介绍,以期读者对此能有一初步了解。这个公众号所谓的“重大突破”究竟何解?它所谈到的最新进展与以前的“滴血验癌”有何不同?《科学》发布的这篇文章究竟意味着什么?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肿瘤生物学教授王晨光博士。
科学猫头鹰:请问王博士,这篇文章您看到了吗?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晨光: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推送这篇文章,看标题,甚至不用看原文,就能判断这是不靠谱的。找来原文读后,发现公众号文章和标题严重歪曲原文,是有意的误导民众,用夸张的表述来增加自己的点击率。
科学猫头鹰:您能否为我们解读一下原文的主要发现?
王晨光:这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报道性文章是类似的液体检测肿瘤的几百篇文章中的一篇。只不过和大多数文章的团队相比,这个团队更豪华一些,是由美国著名的霍普金斯大学的团队主导,十几个研究机构的42位研究人员参与的研究项目。文章有公众号作者总结的这项检测手段的几个“卖点”:1.特异性高;2.灵敏度高;3.可用于早诊断;4.多肿瘤有效;5.可定位肿瘤;6.费用低。
科学猫头鹰:您刚才提到一个“液体检测”的概念,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吗?
王晨光:液体检测,顾名思义,是指检测的样本来自于体液,包括血液、尿液等。这是无创伤或者微创伤的检查方式,给患者带来的健康风险很小。就像我们做的血常规一样,抽管血,检查的是细胞和生化指标。前面提到的“滴血验癌”主要是针对蛋白质等肿瘤标志物;这篇文章中使用的检测,同样是利用血液标本,但检测内容不同,是针对血液中的核酸也就是DNA进行检测。
科学猫头鹰:血液检测肿瘤,听起来是不错的方式,在理论上可行吗?
王晨光:理论上可行。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已认识到核酸存在于血液中,远早于我们认识DNA结构。70年代对这个认识提高了一步,和肿瘤建立起关联。又经过差不多20年,才发现这些DNA携带突变。这点很重要,是血液中DNA来自肿瘤组织的直接证据,也为利用血液DNA材料检测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受肿瘤研究进展的启发,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在微创产前诊断领域取得了进展,结合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于近年把微创产前诊断成功应用到临床实践。
科学猫头鹰:血液中的DNA材料可以用来作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诊断,听起来很高深,技术上是怎么实现的?
王晨光:DNA测序技术经过过去十几年的长足发展,目前在技术实现上不是个大问题。具体到这篇文章,其中的技术是怎么实现的呢?我先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不管信不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血型和性格的关系。血型就那么有限的几种,而可以描述的每个人的特点几乎是无限的,例如你的性格、口味、身体特征、兴趣爱好、出生时刻等,这些的组合更是天文数字,而这种组合决定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但分析这些特征的时候,不同的人群总能找到一些共同的特征,有些人在做了有限的观察之后,发现某种血型的人具备一些该型的“共同特征”,然后就作为真理传播,并被用来作为推测性格特征的工具。当然血型和性格的关系是不科学的,例子不一定很恰当,但在操作过程上和实现血液检测肿瘤的技术有一定可比性。这篇研究文章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数据,比较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的DNA差异,经过复杂统计计算,得出了一组基因突变是肿瘤患者特有的(共同特征),然后应用这些变化推测健康人是否有肿瘤发生。
科学猫头鹰:很多人都认为,早发现肯定是好事啊。除了技术上目前有一定的壁垒之外,还有什么问题?
王晨光:要理解存在什么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癌症筛查和早诊断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先不区分“筛查”和“早诊断”的这两个概念,尽管它们非常不同。接下来才是目前的技术手段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后到底能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筛查和早诊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知道一个人有没有肿瘤吗?显然不是。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肿瘤后能提前干预,减少死于癌症的风险和延长患者寿命。因此,理论和技术可行性并不足以支持血液检测肿瘤的临床使用,关键问题是临床是否有需求,是否为肿瘤临床治疗预后提供帮助,让患者从中受益。
科学猫头鹰:这项研究满足不了这个目的吗?
王晨光:正如这篇文章文末一句所说的,要真正实现这项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展示它可以挽救生命,需要对大的人群进行所有癌症类型的前瞻性研究。和研究癌症预防手段一样,在开发和测试筛查与早期检测的干预手段时,经常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时间去验证,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一项新的筛查方法是否减少了最终被确诊患有晚期癌症或死于癌症的人数。许多在早期研究中显示出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在进一步的测试中,往往因为没有明确的临床收益而被放弃。再强调一下,肿瘤筛选和早期发现是远远不够的,确保有方法对筛查阳性的个人进一步确诊以及确诊后具备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至关重要。否则,不管一种方法多灵敏、多特异、多廉价,都不足以作为临床使用的支持证据。
科学猫头鹰:谢谢王博士的解答,最后请您对这件事做个总结。
王晨光:血液检测肿瘤是几十年来业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努力的领域,只是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过去十多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高通量分析手段的建立,这种声音再度到达了一个高音区,取代了20世纪80-90年代蛋白质因子作为肿瘤标志物的高度。当年,单一或者组合的血液检测指标有过被引入临床筛查的应用,典型的就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PSA用于健康男性以筛查前列腺癌。这样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例如两年前的2016年1月份,基因测序仪生产的领导者Illumina就曾宣布联合比尔·盖兹和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投资1亿美元进军血液检测肿瘤的领域。再多谈两句刚才提到的“筛查”和“早诊”的概念,正如“奇点网”公众号有意无意把原文中的“筛查(screening)”歪曲为“早诊(early detection)”一样,多家公司在介绍自己的项目时也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GRAIL是一家专注肿瘤早期筛查的公司,这个公司在其网站首页一方面提到“与晚期诊断相比,早期诊断癌症导致存活率显著提高”,转头就讲“只有少数几种癌症可以有效的筛查,大多数癌症发现于晚期,存活率则低得多”。这就是有意的误导,在于让民众和投资人相信肿瘤筛查的价值。
就在一个月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Diamandis教授评述了一篇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上的分子筛查和早诊断的文章。这篇评述文章基于对大量研究数据的分析,指出了利用血液中分子标志物对癌症的筛查在技术上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也决定了血液筛查有限的临床价值。一方面是较低(甚至不存在)的临床收益,一方面是明确的健康风险(进一步的诊断和过度治疗),这决定了血液筛查肿瘤没有实用价值。但受无创产前分子诊断临床应用的鼓舞和资本的追捧,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把目光瞄向用于健康人肿瘤筛查的“千亿美元”市场,这是投资界和商业化的盛宴,却是民众的健康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