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是一个病理名词,而病理名词分为两个级别,一个是肉眼病理,就是病理医生用人的视觉和触觉去感知标本得到的判断,另外一个主要的是显微镜病理,则是病理医生把标本特殊处理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得出的结果。后者比前者更加精确和科学。随着消化内镜的发展和普及,对于消化道内的息肉,比如食管息肉、胃息肉和肠息肉,能够第一时间看到的早已不是病理医生,而是消化科或消化内镜医生。而随着高分辨率内镜、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的应用,内镜医生对息肉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做一简要介绍。
在介绍之前,需要了解一下消化道的结构。消化道从内到外一共分成三层,最里面的是粘膜层,最重要的结构是一层或多层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在一起,隔开人体内环境和肠道内的物质,是屏障,也是交易场。上皮细胞下方是粘膜下层,有小血管、纤维、白细胞和小的神经。中间的是平滑肌(部分食管是骨骼肌),负责保持消化道的张力和运动。最外层是浆膜。
消化道的这三层结构,以及消化道外的病变压迫到消化道,在内镜下都可以看到隆起的表现。肉眼下都可能被诊断为息肉。但是稍有经验的内镜医师确不会这么笼统的诊断。大体上,内镜医师目前大多倾向于仅将起自粘膜层的隆起称作息肉,其他位于粘膜层之下的隆起则归为粘膜下肿物。
那么内镜医生是怎么仅凭内镜下的肉眼感觉区分息肉和粘膜下肿物的呢?首先,因为息肉大多起自上皮细胞,是因为局部的上皮细胞不遵从正常的生老病死规律,该死掉的时候不死掉,逐渐越积越多形成的。这些不守规矩的上皮细胞形成的表面结构和周围正常的之间会有清晰的边界。比如结肠里,正常的结构是一些圆形的小点点,而息肉的就会是更加密集的更小的点点,或者是形状各异的小棒棒,或者是小星星一样。很多息肉还会和水果一样,长出一个蒂,悬挂在肠壁上。而粘膜下肿物表面除了隆起之外,纹理和周围看不到清晰的边界。也很难形成蒂。其次,对于表面粘膜来说,息肉是细胞数目增多,所以看起来是真正多出来的一块,而粘膜下肿物则是顶着粘膜长出来的,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会有粘膜会像被撑起来的帐篷,在边缘会有特殊的皱褶。此外如果用内镜用的活检钳推息肉,周围的粘膜会跟着息肉一块移动,不会滚动,而粘膜下肿物则会有在粘膜下滚动的感觉。
都是隆起的东西,如此区分有什么意义呢?还以水果为例,对于果实,一般很容易摘下来,即便摘不下来,用剪子刀子也很容易拿下来,而不会对果树有损伤。但是如果是树干上鼓起来的东西,要拿下来就很难了,硬拿下来也会对树干造成明显的损伤。息肉因为长于表面,如果比较小,活检钳夹住就可以“揪”下来,稍微大点,还可以用金属圈圈下来。更简单的还可以用橡皮圈圈住根部,等息肉自然缺血坏死脱落。但如果是粘膜下的,活检钳、金属圈或者橡皮圈都钳不到、圈不住。硬要圈,就可能把整层消化道圈进来,这样必然会造成穿孔,很危险。
左为息肉模式图,右为粘膜下肿物模式图
目前对于息肉概念的解释存在一定差异,比如纪小龙教授主编的《消化道病理学》和其博客中,以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给出的解释里,息肉的定义就是体内多余的组织形成的隆起结构。但维基百科的解释则更接近本文,定义为粘膜层的异常增生。从治疗和随访的角度来说,可能后者更加实用和准确。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转载自健康中国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