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咖健谈

新版《内科学》继续让中医尴尬

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内科学》刚出版的时候,笔者曾经对比了第七版和第五版《内科学》中关于中医的内容(附:新版《内科学》让中医尴尬),发现很多有关中医对内科疾病的治疗都做了大幅修改,有些干脆删除,有些则对措辞进行了修改,比如对针刺和按摩对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描述,由“也有一定疗效”改为“也可能有一定疗效”,将中药“对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改为“对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疗效”。总的来说,国内内科学界对中医的认可度是逐渐降低的。

今天刚刚从亚马逊购买了最新第八版的《内科学》,通过对比第七版,可以看出国内医学界对中医的认可度进一步降低,这可能让中医继续处于尴尬的地步。但各个专业态度转变却又不同,各种原因难以知晓。

新版《内科学》让中医尴尬

尽管现在暂时不干临床了,但还是时常有亲戚朋友咨询医疗问题,所以也不敢懈怠,刚刚买了第七版也是最新版的《内科学》,准备陆续通读一遍,以免跟不上形势。今天有点时间,突然想起来,往常的《内科学》中总是穿插着一些中医的内容,我敢肯定最新版里也有,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就把最新版和手头的另外的第五版作了一下对比,变化还是很有趣的。以下是第五版《内科学》上关于中医的内容,后面括号里的是第七版发生的变化,摘录如下: 

第12页倒数第4行,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选用含有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复合剂或中成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银翘解毒片等。”(第七版比较给面子,把中药单独列出来放到最后:“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见于第13页) 

品尝转基因食品是“作秀”,更是科普

转基因玉米在美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已经吃了十几年,但在中国还是很稀罕。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我们国内也有种植抗虫转基因玉米。前几天我和方玄昌到北京植物园做一个调查,里面有一个科普展览是关于大豆的,其中有一个板块是介绍转基因大豆的,都是谣言,把转基因大豆说得很可怕。当时我听方玄昌说中国农大有转基因玉米,我说能不能组织一个转基因玉米品尝会?转基因大米品尝会在全国各地都已经举行了二三十次,大家不稀罕了,搞一个首届转基因玉米品尝会,会更吸引人,现在不是都在讲“首届”吗?第二天方玄昌来电话说,必须马上组织,如果再过十几天,玉米就太老不好吃了。

世上有没有“胎息”

重庆缙云山的一名道士最近很火。最初是《世上有没有神仙》一书的隆重介绍,然后是几个电视节目的访谈,再加上刊物的封面宣传,于是乎这位道士就当了“神仙”,开班办学讲养生之道。当然,神仙也是要赚钱的,据贴在网上的招生广告,五天四夜培训费用收费标准为16800元/人。如此高昂的费用不是一般人付得起的。即便如此,皈依“神仙”的弟子(互相称为“仙友”)也已超过3万,“一半正在商界;而在另一半中,政界、演艺界、学界的精英亦不乏其人。”

玉米颜色的秘密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等科学家带领一批网友到试验田体验、品尝抗虫转基因玉米,有网络媒体在报道此事时,配了一张长着五颜六色的玉米粒的玉米棒子图片,暗示这就是转基因玉米。事实上那天品尝的抗虫转基因玉米粒只有黄色一种颜色,除了因为没被虫子咬过看上去更加漂亮外,在外观上与同品种的普通玉米并无区别。那种五颜六色的玉米棒子在美国叫做印第安彩虹玉米,并非转基因品种,而是一种来源比较古老的“天然”玉米。

糖尿病(来自MedlinePlus)

糖尿病是血糖,即血里的葡萄糖,含量太高的疾病。葡萄糖来自吃的食物。胰岛素是一种荷尔蒙,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提供能量。I型糖尿病病人不能够产生胰岛素。更常见的II型糖尿病病人不能很好产生或者利用胰岛素。没有足够的胰岛素,葡萄糖就留在血液里了。

会吸魂的石板

我的奶奶生前一直坚信,是那块大石板使她的二儿子(我的二伯)早逝。

那是一个下午,二伯躺在户外一块大石板上纳凉,待奶奶发现并带回他,二伯已经躺了两个多小时。在两广地区通行一种说法,认为大石板、大石块可以吸取人的魂魄,吸食人的气血,使人变得虚弱,致使“外邪入侵”,害人生病。二伯自那之后,背部生了一个疖子,再后来疖子越长越大,影响到了神经中枢,使其卧病在床,最终在痛苦中离去,逝世的时候只有十三岁。

张悟本代表作里的“介绍”

此专辑为系列文章。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作者简介及人物推荐语。

内容推荐:

本书系在张悟本先生在大型系列养生讲坛《大国医道》电视栏目的30集专题讲座内容基础上,编纂而成,即将掀起一场新的中医知识普及风暴和厨房革命!

张悟本先生横空出世,石破天惊……明确提出,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不必终生服药!

抑郁症新解

抑郁症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精神疾病,有“精神感冒”之称。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杀倾向乃至自杀行为,所以抑郁症是30岁以下青年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对于抑郁症的研究,也备受关注。日前,中国学者通过抑郁症实验动物发现,大脑外侧缰核神经元过度表达βCaMKII蛋白,很可能是引发抑郁症的关键分子机制。这一重要发现已经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虽然市面上已有数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新发现暗示我们,这些药物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很可能是治标不治本。一旦βCaMKII蛋白引发人类抑郁症的新机制被确认,那么就可以依据该机制开发出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