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健康知识

权威机构是怎么推荐我们合理食用油脂的

我们已经知道,油脂主要给我们提供热量,但是摄入过多油脂会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甚至心血管疾病,因此,科学家建议我们尽量减少油脂的摄入,注意补充一定量的必需脂肪酸即可。那么科学家究竟是怎么推荐的?

美国国家科研委员会(NRC)在1989年做了推荐(以下的百分比,均是热量占比),每日摄入的由脂肪提供的热量应该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而且由饱和脂肪酸提供的热量应该控制在10%以下。这个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每人天吃2500大卡热量,那么我们一天最多吃83克油脂,饱和脂肪酸应该控制在28克以内。

癌症的真实面目

我已经记不清曾经读过、听过、喊过多少次“人类攻克癌症”的豪言壮语和急切期盼,可是,现实却毫不留情地击碎着我们的“抗癌大政方针”。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一个个“瘤块”侵蚀并一步步走向死亡,我不得不静静坐下来思考、检讨我们走过的路和经过的坎。起码,我们要客观对待癌症的现实状况,只有明白得透彻,才能清醒地彻底,然后重新披挂上阵,选择应该走的抗癌之路。

健康长寿的“秘诀”

我们能否长寿?在我们进入老年时,是否能保持健康?很少有人不关心这些问题。在书籍中、报刊上,有关健康长寿的秘诀、建议、忠告随处可见。有的是长寿者的经验之谈,有的是代代相传的养生术,还有的实际上是推销保健品的广告。科学研究不以传闻、轶事、个人经验为依据,所以从生物医学的角度看,这类秘诀并无参考价值。有时也会有生物医学机构或专业人士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有的是对某些传统说法的肯定,有的则是根据新近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些“科学”建议的可靠性究竟如何呢?

油脂是什么,它是怎么进入我们的身体的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是各种脂肪酸的混合物。一般常温下呈液态的被称为油;常温下呈凝固态的被称为脂肪。之所有这样差异,是因为与构成它们的脂肪酸种类和比例有关系。饱和脂肪酸一般是凝固态,不饱和脂肪酸一般是液态。而自然界,不论是动物有还是植物油,脂肪酸都结合态存在的,都是一分子甘油(有三个羟基)与三分子脂肪酸脱水形成的,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甘油三酯。生活中,为了简洁明了,我们一般直接将脂肪酸甘油酯也称呼为脂肪酸。这里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三种基础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可怕的猝死

早晨听收音机,得知南京中大医院的一位同行前辈,消化内科的毛翠华副主任医师去世,死于猝死。这不是第一位猝死的中年中坚,也不会是最后一位。猝死的发生突然,很可能前半个小时还有说有笑的人,一转眼就永远失去了,所以往往让人感觉震惊和惋惜。

心脏病毫无疑问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有心脏病史的人,有可能会突然发作导致死亡。对于这样的病例,人们往往不觉得震惊。因为个人经历和影视剧的影响,大家或多或少能接受有心脏病的人会突然死亡的可能。然而猝死的人里面,有过心肌梗死病史的人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大约八成的猝死者,死前从来没有发现自己有心脏病。

为什么天气热人就不爱吃饭

入夏以后小孩子食欲会大不如前。其实也不怨小孩子,到了夏天以后,连大人都觉得不想吃饭。要问为什么天气热就不爱吃饭,任何一个没学过医学的人都会说:“本来天气就热,吃了饭更觉得热。”而从网上搜索貌似专业的解释,会告诉你天热不爱吃饭是因为胃肠道出了问题,比如夏天消耗多,参与消化的酶类减少,还有就是夏天出汗多,喝水也多,冲淡了胃液,所以不爱吃饭云云。后者看起来很专业,可能有的专家也是这么说的,但是经过本人阅读相关文献后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普通人的自我感觉更加准确。

人对食欲的调节依赖于下丘脑的正常功能,通过下丘脑的不同受体与不同的激素结合,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告诉人应该吃东西还是停止进食。有些激素是促进进食的,有些则是抑制进食的,这些激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通过某一种激素起决定性作用。但大体上,促进进食的激素有:神经肽Y,促生长激素神经肽,黑色素浓集激素,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抑制食欲的激素有:CRH相关肽,神经降压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黑皮质素等。

你需要补钙吗?

摘要: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每天应该摄入足够的钙保持身体健康。奶以及奶制品含有较多的钙,钙片也能够补钙,但没必要购买所谓的天然钙产品。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小儿缺乏维生素D容易造成佝偻病。缺钙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坚持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以延缓骨质疏松发生。

槟榔究竟会不会致癌

槟榔(拉丁种名Areca catechu)是单子叶植物棕榈科的一个物种,俗称槟榔子、大腹子、宾门、橄榄子、青仔等。槟榔果实为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成熟后为橙黄色。槟榔在亚洲热带地区有广泛栽培,我国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及台湾地区。

槟榔果实含有多种成分,以槟榔碱等生物碱类为特有成分,槟榔碱具有拟胆碱作用,嚼食槟榔能产生愉悦感和欣快感,槟榔碱会使人产生依赖性。槟榔是传统的中药材,被誉为四大南药之首。另一方面,槟榔作为日常嗜好品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且成为一种文化习俗。苏轼在其作品《食槟榔》中描述道,“中虚畏泄气,始嚼或半吐。吸津得微甘,著齿随亦苦。”在某些地区,槟榔还是婚礼习俗的重要载体。古人云:“槟字从宾,榔字从郎,言女宾于郎之义也。”以槟榔的谐音寓意夫妻恩爱、婚姻美满。此外,槟榔文化也扩展到日常的社交活动中。

有事没事别刮痧

《华西都市报》2013年9月19日报道,一名40多岁男子去年9月3日在社区内刮痧时死亡,经过一年的法医鉴定和法院审理,判断为主动脉夹层破裂致心脏压塞死亡,虽和刮痧无直接关系,但可能是诱发因素。判决刮痧店赔偿死者家属5万元。报道后面采访了中医专家,提醒读者刮痧的注意事项,列举了不适合刮痧的几种情况。

这则报道的新闻点在于刮痧致死。因为按照常识,刮痧只是导致皮下出血,充其量算比较轻的外伤,怎么会致人死亡呢?所以有让人震惊的效果。同时作者还希望借助这个新闻事件传播一些所谓的“科学”知识,大概还自认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好记者。但从科学角度来看的话,这则报道的价值是负的,体现的是记者和这家报纸编辑低下的科学素养,和不严谨的写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