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健康知识

当前最健康膳食——地中海膳食

从科学上说,究竟有没有一种靠谱的膳食结构,被确凿地认为有益于健康呢,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应该说,这种膳食是有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哈佛大学营养学博士Walter Willett 总结研究的地中海膳食。营养学家们首先是注意到,地中海地区的某群人心血管发病率比美国低很多,但神奇的是他们膳食中的总脂肪含量不必美国少,那时候,营养学家还不知道,总的来说植物性油脂比动物性油脂更好这么回事。正是对地中海膳食的研究,才促使营养学家将植物和动物油脂区别对待。相关研究,非常严谨,营养学家们为了排除是遗传因素所导致心血管发病率低,追踪了多年前迁徙到美国的地中海人,他们的后裔已经接受典型的美国式膳食,而这些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其它美国人比没有差别。总之,营养学家想尽一切办法,排除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得到结论,地中海人的低心血管发病率,的的确确来自于他们的膳食习惯。这系列研究,在营养学领域是绝对的典范。

维生素C(来自MedlinePlus)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可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影响的物质。自由基是身体分解食物时,或者暴露于环境因素,诸如烟草和放射线时产生的分子。维生素C对皮肤、骨头和结缔组织很重要。它促进愈合并帮助身体吸收铁。

心脏正常的“心脏病”

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自称有“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的人,有事没事都爱拿出来告诉别人,甚至治疗心脏病的药物都吃了不少。碰上我这种较真的人,仔细询问,就发现所谓的心脏病大多是子虚乌有,根本没有得到正规的诊断。只是想当然的以为自己有心脏病,或者来自庸医的诊断。如果拉到医院做一个完善的检查,大多可以摘掉心脏病的帽子。

因为现代医学要给人戴上某种疾病的帽子,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最基础的证据,看起来和听起来要像,比如真正心脏有病的人,一定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因为心脏就是为包括运动系统在内的全身输送能量的,心脏结构和工作不正常,不管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还是心肌肥厚造成的,还是心电传导异常引起的,都会影响运动能力。轻者呼吸困难、乏力,重者当场猝死。再高级一点的证据,从听诊器,一直到心脏超声(详见《五分钟了解人体重要内脏功能评价方法》)和冠脉造影。而前面描述的那种病人,除了不舒服和心脏病有点相似,比如也会心前区痛,也会气短,也会乏力,但却没有其他的证据。一个比较典型的鉴别方法是,这些病人反而是休息的时候最不舒服,一剧烈活动反而没有了症状。

孩子多睡觉长的苗条

纽约(路透社健康新闻)-一项新的研究提示,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能够帮助他们保持正常的体重。

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可以导致食欲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新的实验中,孩子们如果睡的比平时早一些,相比睡觉时间推迟来说,吃的也少,体重也会减轻。

但研究样本还比较小,只有37名8到11岁的孩子参与,研究只持续了3周。

肠道里的违章建筑

大多数违章建筑的存在并没有造成严重影响,像史上最牛违章建筑那样在别人家楼顶盖别墅和会所的奇葩毕竟是少数。在人的肠道里面也有一种违章建筑,它的出现也是各种因素共同的结果,它的专业名称叫做憩室。

憩是休息的意思,憩室就是用来暂时休息的场所。尤其是在挖地道的时候,为了休息的同时避免妨碍地道里的交通,临时在地道壁上挖出一些小的空间,供临时休息用。人身体里的憩室也不一定就是非法,而且在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些重要器官,比如肾、肺一开始就是像一个憩室一样长出来的。但是人体成熟以后,不再允许在空腔脏器壁上再有多余的囊袋,因为人体的管道不允许内容物滞留休息,不管是运输血液的血管还是运输食物的肠道。

吃肉让我们成为人并且眉清目秀?

在面对人类是否应该彻底放弃动物性食品,这样大而不当的问题时,笔者喜欢用一句调侃的话来表明态度,我从树上下来可不是为了吃素。但凡对人类演化过程有所了解的素食主义者,都不会愚蠢到认为我们是现在才开始吃肉的。但他们的策略通常是,贬低或者干脆无视肉食对人类演化的重要性。他们将人类先祖的肉食证据,解释为,先祖们在无可奈何之下,为了活命不得不吃一点肉。这种观点,用来形容放弃了以肉食为主食,转而吃竹子的大熊猫,倒是颇为合适。

但这种可笑的观点,完全无视了我们的先祖,为了肉食,那可真是费尽心机。绝非什么无可奈何,从遗留下来的种种证据看,绝对是心向往之。从历史的角度看,肉食远远不止是一种食物。对先祖们而言,要想吃肉,尤其是吃到大型动物的鲜肉,绝非易事。简单地说,为了吃到肉,我们改变了自己的解剖学结构,发明了一系列相关的工具,从石器一直到弓箭。肉食不仅是一种食物,它也给先祖们提供了新的工具材料,保暖的皮毛,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并最终促使我们发展出驯养动物的一系列技术,甚至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审美观,仔细看看美这个字怎么写的吧。

聪明医患爱循证

循证医学越来越深入人心,就连曾经对循证医学不屑一顾,拒绝循证医学一般原则的另类医学,也开始羞羞答答的向循证医学靠拢,就连被国外监管机构批准进入二期临床都要找媒体大炒一下。

在循证医学面前,依靠个人经验和个案的经验医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这种挑战却又因人而异,简单说,有的人的经验能够经得住挑战,有的人的经验则连挑都不敢挑,经验提出者自己心里都没底。相应的前者更容易接受循证医学的概念和方法,后者则很难接受。我把前者称作聪明的医生。